不知大家有沒有發(fā)現,蘋果似乎從來不宣傳自家iPhone的硬件參數。仔細查過才發(fā)現,歷代iPhone的運行內存竟然只有可憐巴巴的3GB,直到iPhone11才勉強用上了4GB運存,這未免也太寒酸了吧?
但是話說回來,即使iPhone的運存只有這么點兒,它的流暢度也依舊保持著極高水準,甚至比很多擁有8GB運存的安卓機還要流暢。這是為什么呢?難不成蘋果有什么不為人知的秘密武器?
獨特的運行機制,讓iPhone不依賴運存大小,安卓機羨慕不來!什么叫運行內存?顧名思義,它就是為手機運行APP所準備的數據存儲空間。如果把機身內存比作一個存放木材的大倉庫,把木材比作是數據,把處理器比作是木材加工廠,那么運行內存就是大倉庫與加工廠之間的中轉站。我們要先把木材從倉庫里運出來,然后運送到中轉站,再根據加工廠的要求來提供適量的木材。手機也是同樣的道理,運行APP時所調動的數據,都暫時存放在運行內存里。
蘋果iPhone有一個很奇葩的運行機制,在我們打開多個APP的過程中,系統(tǒng)會把處于后臺的APP給關閉掉,然后再通過自身的服務器來接收這些APP的即時信息。這么做的好處在于,減少了軟件對手機運存空間的占有率,所以說,iPhone不需要配備那么大的運存。但對于安卓機來說,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,它們只能不斷地疊加運存,直到能容納下所有臨時數據。
iOS系統(tǒng)功不可沒,良好的軟件生態(tài),減少了硬件的運載負荷。iOS系統(tǒng)擁有閉環(huán)的軟件生態(tài),蘋果官方層層審核,讓各種亂七八糟的惡意軟件無所遁形。雖然犧牲了部分自由度,并且用戶有被蘋果竊取個人信息的風險,但這起碼確保手機在下載與運行軟件時,用戶能夠感到很舒適,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。沒有軟件可以偷偷自啟動,也不會出現鏈式啟動,手機后臺可以保持很干凈,自然不會占用過多運存。
在這方面,安卓機的表現非常差勁。安卓軟件生態(tài)圈是什么德行,相信大家心知肚明。這么說吧,無論是BAT三巨頭還是其它的互聯網公司,旗下的應用程序就沒有安分守己的,動不動就呆在手機后臺偷偷運行,怎么清理也清不掉,騷擾消息與第三方廣告一個接一個。由于軟件生態(tài)過于混亂,手機運存所承擔的數據存儲壓力會陡然增大,而蘋果iPhone就不需要為這種事而操心。
A系處理器的性能加成,用算力換取速度。雖然運行內存也是芯片,但它本身并不負責運算,真正扛大梁的仍然是處理器芯片。我們都知道,iPhone手機的性能都非常強悍,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條件就是:它搭載著手機行業(yè)內性能最強的A系處理器。就比如2019年發(fā)布的A13處理器,輕輕松松吊打高通驍龍865和海思麒麟990,在此基礎之上,今年發(fā)布的A14處理器又把差距拉得更大了。
處理器運算速度足夠快,意味著冗余數據在運存中的停留時間更短。同樣拿木材來做比喻,如果木材加工廠的工作效率極高,木材在中轉站存放的時間就越短,物流速度也就越快,大家仔細想一想,是不是這個道理?iPhone便是如此。性能如此強勁的處理器芯片,才是流暢度的根本性保證!
流暢度是用來“看”的,蘋果的動畫設計強到無敵!除了剛才所提到的那些原因,iPhone還有一個小特色,讓眾多安卓手機望塵莫及,那就是它的動畫設計。iOS系統(tǒng)的過渡動畫極為巧妙,開合APP或者滑動界面時,會感覺異常順暢。動畫效果極具彈性,如呼吸一般自然。
舉個例子:同樣是連續(xù)開啟5個APP,華為P40Pro大概用時8秒,iPhone11也用了8秒,按理說它們的流暢度是一樣的,可偏偏iPhone11看上去會更快一點,是因為它的運算速度更快么?并不是!而是它給人帶來了一種視覺上的***。小米MIUI系統(tǒng)率先應用了非線性動畫,華為也在嘗試著改變這一現狀,相信其它廠商很快會迎頭趕上。
總而言之,由于上面所提到的種種原因,蘋果iPhone并不需要配備那么大的運行內存,3GB或者4GB足矣!這既離不開硬件的支撐,也離不開軟件的優(yōu)化,安卓手機很難做到這一點。當然,不是說安卓機不行哈,它們完全可以通過增大運存容量、提高屏幕刷新率、優(yōu)化系統(tǒng)動效等方式來做到這一點。只是長路漫漫,仍需繼續(xù)努力。